SHARE
    土地

    應對「後疫情」城市規劃新常態的三大方向

    2020-10-18

    文章原載《明報》2020年10月16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助理研究員 黃樂妍

    應對「後疫情」城市規劃新常態的三大方向


    新型冠狀病毒自今年以來肆虐全球,至10月15日,已累積超過3800萬人感染,逾100萬人不幸逝世。香港亦不能倖免,先後出現三波疫症牽連不同「群組」,全城人心惶惶。「封城」、「在家工作」、「社交距離」等詞彙彷彿已成為近日的常見用語。更令人憂慮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名傳染病專家亦已明言,就算疫苗研發成功,人類亦要做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况且隨着人類城市化進程持續,未來或許再有更大規模的爆發。有見及此,現時公共衛生指引勢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城市秩序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本文將窺探是次疫症對「後疫情時代」城市規劃的影響。

    及早預防「病態建築症候群」實屬必要

    首先,新冠病毒將加快本港優化現有城市規劃中公共衛生指引的步伐,以及早預防「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據世衛組織定義,「病態建築症候群」泛指當人們長期於建築物內居住或工作因而出現的長、短期疾病。由於新冠病毒能依附在建築物表面或經大廈喉管傳播,若室內通風或消毒系統未如理想,「在家工作」的市民依然有機會在室內或大廈公共空間受感染。除此之外,香港房屋單位普遍偏細,長期與家人共處一室難免出現摩擦,尤其是劏房住戶,加上「抗疫疲勞」的影響,市民身心壓力倍增,更易出現「病態建築症候群」。

    故此,在住屋方面,提升人均居住面積勢在必行。本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僅為約170方呎,與1.5個標準停車位相若,遠較其他相近城市為低。以新加坡為例,儘管其土地面積較香港細,人均居住面積卻為270方呎,而東京的人均居住面積亦有210方呎,分別比香港高出約60%及約25%。當人們有更多時間居家工作,增加住宅面積顯然更理想。

    至於在文康娛樂方面,城市規劃大綱應引入更多公共、綠色空間,推行「綠色療癒」(Green Therapy)概念,以保障港人身心健康。研究顯示,每天20分鐘的「綠色時間」有助提升心情,使我們能以更樂觀心境處事。

    不說不知,其實本港有着極高比例的郊野公園用地(佔總土地面積近四成),若加上其他受不同發展限制的綠色用地,例如保育區、綠化帶等,則佔超過六成。但香港的已發展土地卻只有四分之一,故香港的已發展城區人口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每平方公里有高達2.74萬人,是新加坡及倫敦的約2.5倍,甚至比印度的孟買更高。但另一方面,香港人均休憩空間卻只有2.7平方米,遠低於其他鄰近城市如上海(4平方米)、東京(5.8平方米)和首爾(6.1平方米)。

    有以上的差異,全因在城市規劃上,香港現在是實行類似「城市中的花園」(Garden in a City)的概念,在發展區以外劃出大面積的土地作為郊野公園及其他保育區,後果就是發展區面積太小、人口密度偏高,以及休憩空間不足。

    增加土地供應 逐步邁向「花園中的城市」

    筆者認為,香港應該逐步邁向「花園中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的城市規劃,透過大力增加發展區面積,降低人口密度,並致力為社會各階層提供更多的公共綠色休憩空間,使整個城市本身變成一個「大花園」。當然要實踐相關的設計理念,就必須通過完善的規劃。要數「花園中的城市」表表者當然是新加坡,其已發展城區佔總土地面積近四分之三,但城區卻有大量的公共綠色休憩空間,最知名的就是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

    然而,要實踐更好的城市設計,就有一個必要條件:增加發展區面積。當這個條件得到滿足,就可通過擴闊街道、採用樓梯式建築設計(Ladder-style building)、採用「沿街後退」(Retreat along the Street)等方法紓解屏風效應。東京的「垂直綠化」(Vertical Plantation)、底特律的「城市農耕」(Urban Farming)、紐約的「開放式街道」(Open Street)等形式都能夠應用到香港的城市設計之中。

    突破界限向「全方位工作生態」轉型

    第二,新冠病毒將加速商業世界轉型至「全方位工作生態」(Total Workplace Ecosystem)。隨着通訊科技發達,卓越的網絡連繫促進了部分勞動人口的流動性,令工作空間不再局限於辦公室或單一空間,未來的工作空間將逐漸由傳統寫字樓轉型至寫字樓、彈性租借空間及在家工作三結合。新常態下,員工或只需每周回寫字樓2至3天,且只以必須人與人交流的活動為主,例如合作、文化交流及商業聚會等。隨着逐漸轉化至新的「三結合」工作空間形式,儘管市場對傳統寫字樓的需求有機會減少,但對提升住宅面積及更多的半正式辦公空間的需求將會愈趨顯著。

    電子商務及「再工業化」應運而生

    第三,新冠病毒令電子商務需求大增及重塑現今消費模式。根據摩根大通於今年公布的數據,因應疫情推動更多網上消費,本港電子商務的增長率為10.2%。代售平台Oberlo的數據指出,電子商務佔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17年10.4%,急升至2023年22%(預期)。Statista亦指出,截至2020年8月,本港約750萬人口中,有520萬人在過往一年曾使用電子商務的相關服務。隨着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用作物流倉庫、跨境交通及後勤控制中心的用地需求將會不斷上升。除此之外,因應未來科技化及數碼化趨勢,5G發展、機械程式、人工智能將加大本港對相關數據中心、智能研發等設施的需求。

    盡早採用「適應性規劃」 提升香港長遠韌力

    今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確為土地房屋及城市規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展望未來,若要提升本港的競爭力,盡早採用「適應性規劃」可謂事在必行,因此有必要提升香港的韌力以預防及應對將來的挑戰,並確保可從逆境中復元。但說到底,要採用嶄新的規劃方式、滿足應運而生的土地房屋需求,沒有足夠的土地儲備卻是萬萬不能。因此,要「做好個餅」,有更好的城市規劃,前提必然就是要「做大個餅」,大刀闊斧增加土地供應。筆者先在此祝願香港在「後疫情時代」能在土地房屋發展上有所突破,令這顆享譽國際的「東方之珠」繼續發光發亮。